如果拿起一个地球仪,可以看到有个国家正好与中国两端相望,那就是阿根廷。
它美丽、富饶、资源丰富。
当中国企业正在迫切走出国门的时刻,对面的阿根廷向他们敞开了机会的大门。
南美的“亚洲速度”
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一员,阿根廷2010年的经济以一组漂亮的数据收尾。
阿根廷国家统计局3月18日公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阿根廷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9.1%,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高增长水平。
报告指出,去年阿根廷工业生产增长强劲,全年工业产值增长9.7%,其中龙头产业汽车工业增幅更是达到了40.6%。
阿根廷另一支柱产业农业在去年也取得了成果,粮食总产量达9600万吨,与2009年相比增幅高达55%。
布宜诺斯艾利斯证券交易所所长埃德蒙·盖比认为,阿根廷的经济正在“以亚洲速度增长”。
作为拉美州的一个大国,阿根廷可能将迎来它的“黄金十年”。美洲开发银行行长莫雷诺对拉美未来十年的前景充满信心。他说:未来十年将是拉美时代。世界经济恢复主要依靠亚洲和拉美。
在达喀尔拉力赛赛车的轰鸣声中,阿根廷民众迎来了“火热”的2011年。
阿根廷经济有望在新的一年里延续高增长的势头。据阿根廷《号角报》近日报道,阿根廷企业家对2011年本国经济的乐观指数高达70%,比2010年的30%增加了一倍多。
中国拉美研究所经济研究室黄志龙说:“阿根廷的经济增长速度对外资的吸引正在加大,它丰富的土地和能源资源也是更多企业所看重的。”
但是,作为2011年全球经济前景最好的国家之一,阿根廷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通货膨胀最受各方关注。
阿根廷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预测,阿根廷去年全年的通胀率达25%至30%左右,2010年11月的通胀率更高达40%。
事实上,严重的通胀已经影响到阿根廷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油价的上涨即是严重通货膨胀的一个缩影。
中国山东烟台冰轮集团从去年开始到阿根廷考察,准备到那边设厂和销售网点。在考察中,集团的王科长说:“阿根廷最大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和政府腐败。”
阿根廷“再工业化”与中国机会
在考虑拉美发展前景和本国国情的前提下,阿根廷今年2月宣布将实施“2020年工业战略计划”。
根据这一战略计划,在未来十年内,阿国内生产总值将保持年均5%的增长速度,其中工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7%;到2020年,阿国内生产总值将有望提高至5807.09亿美元。
事实上,“1982年危机”之前,阿根廷曾经推行了近半个世纪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
所谓“进口替代政策”,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国内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国内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这是一种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
一般做法是国家通过给予税收、投资和销售等方面的优惠待遇,鼓励外国私人资本在国内设立合资或合作方式的企业;或通过来料和来件等加工贸易方式,提高工业化的水平。
使用提高关税、实行数量限制、外汇管制等手段,限制外国工业品进口,以使国内受进口竞争的工业在少竞争、无竞争的条件下发育成长。
但这一政策并未使阿根廷脱离初级产品出口,强化工业生产的目的也并未达到。
直到,卡洛斯·梅内姆在1989年一系列戏剧性变化中掌握了政权。他终止了庇隆主义的一贯政策,而采取了新自由主义的一系列政策:削减开支、开放市场和私有化。
90年代,阿根廷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年代,那是一个经济奇迹出现的年代。高度的腐败和混乱的管理似乎被一系列自由市场改革和大量外资的涌入所扫清。多年的高通胀和经济不景气被比索钉住美元的稳定汇率和每年稳定在8%的经济增长率所取代,在墨西哥和亚洲的金融危机中似乎毫发未损。
一夜之间,阿根廷的改革成了自由市场改革的典型案例。它对一切进行私有化,限制工资,限制社会性开支,保持货币稳定,向外资敞开大门。其目的是想通过私有化使阿根廷成为吸引外国资本的一个热点。
国际金融界的上层人物对阿根廷私有化政策感到满意,为阿根廷赢得了“外资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的赞誉,外国资本和相应的税收曾一度大量增加。
时间不长,大好的一切就轻易地陷入不断加深的经济萧条、不断攀升的失业率和不断增加的债务中。
黄志龙说:“阿根廷新近宣布的2020年工业战略计划实质上是一个再工业化的过程。”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杨志敏向投资阿根廷的企业发出了一个警告:“这种内向型的发展战略可能会带来一些限制性的政策,如进口管制或者关税。因此,对阿根廷投资要关注阿根廷的经济发展模式。”
但是黄志龙认为阿根廷这个“再工业化”的过程不可能再回到1982年之前的老路上去,除非他们实行“激进的国有化”,这应该是不可能的。
而且,黄志龙认为,阿根廷“再工业的过程”反而是中国的机会。他说:“阿根廷在新自由主义时期受了欧美资本的伤害,现在对这些钱有些又爱又恨,因为他们现在在国际上的主权债券融资级别还是垃圾的级别,融资很困难,非常缺钱。”
“对中国的新贵资本,他们要平和些,若即若离。整体的态度就是欢迎中国的投资,不欢迎中国的产品。”黄志龙说。
2011年是阿根廷的政治大选年,很多人关心这会不会影响阿根廷的后续经济政策。按照常规来看,在大选年,一般都会采取一些比较保守的政策。
杨志敏和黄志龙均表示,阿根廷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无论哪个党上台,都不会做出太大的改变。
“总体上说,阿根廷是一个温和的经济体。”黄志龙说。